• 文化动态
  • 企业内刊
  • 员工作品
做平台、做体系、做能力:皖投战略转型之道
     日期:2015-10-13  08:20     点击:

2014年1月20日,省投资集团年度工作务虚会加时开到晚上九点,终于完成第一天的议程。讨论比预计的要更热烈。

在此之前的半年时间里,省投资集团利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,从董事长到办事员,围绕战略转型开展了一系列的全员学习讨论和调查研究,形成了全面推动战略转型的思想共识,并通过经营与盈利模式创新研究,从理论和方案上做了充足准备。

然而,全面战略转型内涵丰富,涉及公司不同领域、不同层面的巨量工作。要从纷繁复杂的任务和概念中理出头绪、抓住纲目,考验的是决策者的战略思维、宏观视野和商业智慧。转型第一步怎么走?2014年的工作计划如何定?工作重点和优先顺序为何?都是这次务虚会所要研究解决的核心问题。

在这次会议讨论中,“做平台、做体系、做能力”(简称“三做”)的理念变得越来越清晰明确。1月21日,陈翔董事长在会议总结发言中,首次提出了“三做”的理念。2个月以后,“三做”正式作为战略转型的基本策略,写入省投资集团2014年工作报告中,成为省投资集团谋划全年工作的基础逻辑。

认识“三做”

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,曾将世界上事物的变化与运动的背后原因归为四大类:质料因、形式因、动力因、目的因。简单来讲,就是要通过四个基本问题来把握事物:它由什么构成?以怎样的内在形式和运转规律而存在?以什么为动力发展变化?发展变化的方向和目标何在?

此刻回头来看,省投资集团战略转型所选择的“三做”策略,与亚里士多德的智慧存在着不谋而合的默契。平台、体系、能力、转型目标,正以“四因说”的类似逻辑,构成了省投资集团的战略转型。

“平台”是战略转型的“基础设施”和物质支撑。与互联网意义上具有中介性质的“平台”概念截然不同,省投资集团从为省委省政府做事、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更高层面,来认识平台的功能和意义。省投资集团的“平台”概念,至少有两个层次。首先,集团整体作为省委省政府的战略运作和资源整合平台,以市场化手段实现政府意志,通过国有资本投资运营,在保证公共产品供给、促进国有经济布局调整、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独特功能。其次,集团内部通过调整业务结构、再造组织肌体,打造出承接整体功能的子平台。省投资集团将旗下既有的和筹备中的14家经营单位,整合为重大基础设施投资、重大产业投资、资产管理、金融投资与服务四大平台。四大平台不是实体的企业,也不是一个虚化的概念,而是既包含专业化公司和相应的基金,也包含总部体系支撑的资源高效整合系统。各平台及其内部专业化公司的功能互不相同,但又整体互补,成为四个协调运转的有机系统,组成实现战略意志的操作性工具和支撑系统。

“体系”解决的是如何建立“引流”管道,使能量与资源持续、稳定地从外部流入集团,在各平台内加工、运转、放大、再输出的问题。通过体系,集团建立起与外部的能量交换与循环机制,使企业生命得以成长,组织价值得以实现。因此,在总部与平台之间、平台内部、平台相互之间都存在体系建设的需要。这些体系包括基础性体系(创新研发、行政运营、文化建设、审计督查),支撑性体系(战略管控、财务平衡、人力资源、风险管理),最重要的是生产性体系(“三流一复制”业务的开发与运营、高价值产业链布局)等。通过体系的建设,深入整合内部资源、广泛嫁接外部资源。

“能力”是保障平台发挥功能,维持体系有效运转的“动力因”。集团对平台结构和业务体系设计,决定能力建设的方向和重点。从大的方面来看,包括:以集团化要素管控为主的核心组织能力,以“融投管退”为主的业务运作能力,以及夯实组织管理所需的基础能力。最终,这些能力还是要体现在组织化分工的团队和员工身上。

感受“三做”

省投资集团的“三做”理念和“做政府战略性工具和战略运作平台”的功能定位提法,得到了省委、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认可与肯定。2014年8月,省委、省政府在《关于2014年深化全省国资国企改革工作的意见》中指出,要明确省投资集团“承担战略任务,将其建设为保障重要基础设施建设、引领工业升级的平台”,并对集团深化内部改革、扩大经营授权、管理整体上市后的省属部分工业企业国有股权等做出明确部署。这一文件的出台,为集团战略转型指明了目标和方向,也鼓舞了皖投人的信心和士气,在省投资集团的发展史具有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。

在做平台方面,省投资集团遵循“专业化公司+基金+资本市场”的构建思路,高起点、高标准、高效率推进基金和专业平台建设。

今年,省投资集团先后设立了省建设投资、中安融资租赁、中安商业保理公司,并根据省政府决定重组深安实业总公司,筹备设立江淮运河项目公司等,四大平台的架构更加完整和系统化。同时,集团也形成了“合肥总部-上海窗口公司-深圳窗口公司”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。

在基金建设上,铁路投资基金到年底的管理规模已经超过45亿元,并与招商证券等国内专业机构合作,发起设立专项投资基金,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化运作成绩,增强了对铁路建设投资的保障功能。此外,省投资集团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,积极发挥综合性投资公司优势,以安徽省创业投资公司为基础参与推动省级公司制产业投资母基金——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的设立。

在做体系方面,今年主要是从夯实础管理体系、健全战略管理体系、整合业务体系三个方面入手。

2014年工作会议将全年主题定为“基础管理年”,在基础管理体系建设方面,重点推进了决策类会议体系、制度体系、预算管理体系、部门秘书体系、知识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体系建设,并借助外部咨询公司的力量,在优化全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体系、全面风险管控体系、信息化建设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。

战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,集团不断在全员中强化“战略引领、执行有力”意识,在组织上强化了董事会战略管理委员会、战略发展部、研究所的工作力量,在制度上新增制定了战略规划编制、执行评估办法、投资导则等。为有效分解战略转型的总体任务,集团公司用7个月的时间,组织12家经营单位分别制定了各自的三年行动计划。通过一年的努力,初步建立了以集团战略规划为目标、以子战略落地为重点、以资源配置为保障、以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与约束机制为驱动、以公司文化为牵引的完整的战略管理体系。

整合业务体系的核心目标,是按照核心竞争力投资和主业投资战略,构建“三流”(现金流、业务流、利润流)稳定、可以复制的商业模式。为达成这一目标,省投资集团今年在业务层面上坚持有进有退,重点抓好打桩布局。“进”的方面,主要是用增量投资的带动体系优化。铁路投资板块在保证项目建设投融资任务的同时,在做大做优省铁路建设投资基金、实施铁路沿线土地综合开发、盘活铁路资产、拓展涉铁多元经营业务等方面夯实了工作基础。新组建的省建投公司,在搭建“政、银、企”合作机制、建立我省棚户区改造新模式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。特别是在类金融业务板块中,建立了涵盖担保、典当、小贷、商业保理、融资租赁的完整业务链,率先打造出了具有“三流一复制”特点的控制性板块。“退”的方面,集团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,制定并推进存量资产调整和业务盘活计划,促进了资产与业务结构优化,也为新领地的开拓提供了支持。

在做能力方面,省投资集团明确了能力建设的目标和方向,并从人力资源配置改革入手加强工作。

做平台、做体系需要做能力的支撑,也最终会体现在能力的提升上。省投资集团将能力建设落脚到“人”,提出要打造具备宏观视野、战略思维、大局观念、创新能力、“能投会卖”的团队,在员工中提倡“既能够见天光、又能够接地气,既了解宏观形势、又吃透省情实际,既熟悉产业政策、又谙熟市场规则,既长于战略谋划、又善于战略执行”,使每一位员工都清楚公司的能力需求和价值取向,从而找准自身的在事业平台上实现个人成长的方向。

今年,省投资集团在咨询机构的协助下,通过公开招聘引进了数十名成熟人才,包括具有良好背景和丰富经验的职业经理人,素质优良的业务人员,和一批成长潜力较大的高校应届毕业生,为业务开拓和各项转型工作打开局面提供了有效支撑。值得一提的是,集团在组建控股的中安商业保理公司的过程中,通过股权和治理结构设计,整体吸纳了实力雄厚的行业领军团队,为该业务的“平地起飞”打下了基础。在引进人才的同时,集团也十分重视存量人才的潜能挖掘。先后启动了“英才培养计划”、员工轮岗方案,建立了“业务”和“管理”的员工职业发展双通道,丰富了基层锻炼、委托培养、挂职等人才锻炼方式,初步建立了符合各类人特点的能力培养开发机制。

“三做”未来式

在2013年的“聚焦作风、聚力发展,打造皖投升级版”大讨论活动中,“三做”理念之花初次现蕾,在2014年美丽绽放,从一个抽象的概念,升华为战略转型元年的行动计划。经过一年应用实践,终于开始坐果,推动总部和业务单元改革转型取得了切实的成效,为省投资集团战略转型带来良好的开端。

然而,战略转型的远大征程还很漫长,今年省委、省政府和省国资委在《关于2014年深化全省国资国企改革工作的意见》、《省投资集团功能建设方案》中,对集团加强功能建设、深化内部改革做出了全面具体的部署。集团未来在功能、规模、结构、管控、人才升级方面任务艰巨,在不断适应内外变化、不断克服不良文化基因和体制局限方面,还道阻且长。

大道无道,我们无法给如此宏大的系统工程找到一套可以照抄的现成施工图。因此,我们要倍加珍惜自己那些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智慧火花,不失时机地总结提炼、启迪未来。“三做”无疑是其中极具包容性的一条。

做平台的“未来式”,是要不断强化做政府战略性工具和战略运作平台的功能,在今年搭建四大平台的基础上,研究如何把平台做强做大,做出层次、水平和特色,研究如何通过平台的信息共享发现新的商业机会,如何通过平台的资源整合探索新的发展路径,如果通过平台的价值发现挖掘新的盈利增长点,如何通过平台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全产业链价值创造…… 

做体系的“未来式”,是要在构建基础、战略、业务三类体系的基础上,进一步促进管理变革,构建符合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特点的集团化管控体系,找准各类业务与集团战略目标的对接点,打通产业链上下游,建立资源共享、利益共享、风险分担的业务体系,使各业务能满足“三流一复制”的要求。

做能力的“未来式”,是要围绕平台发展和体系建设所需,从团队、机制和文化着手,全面提升以战略、人事、财务、风控等为核心的集团化系统管控能力、以“融投管退改”为核心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能力,为集团不同阶段的改革发展提供动力支撑。

面对未来战略任务或营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,“三做”理念仍将具有长期的实践指导意义。如何将其不断总结完善,铺就未来皖投战略转型成功之道,是每个皖投人的必答题,也将长期考验整个集团的执行力。2015年,省投资集团将继续把“三做”策略贯彻到战略转型每项工作的每个环节上,向着打造“皖投升级版”的转型目标,聚力鼎新、行稳致远!

(经济与投资研究所)

 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