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是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在公司党支部和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,铁路基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持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按照年初计划安排稳步推进各项经营工作开展,适应新形势探索投资管理变革,公司经营模式持续优化、业绩再创历史新高,实现“十四五”开门红。
一、2021年工作总结
(一)经营情况
2021年铁路基金资产稳健增长,资产质量显著改善。利润总额、净利润再创历史新高。净资产收益率大幅提升,资产负债率显著降低,现金回流超额完成目标。
(二)重点经营工作开展情况
1.优化投资管理体系。围绕打造国内一流专业化国有投资机构愿景,赴北京、深圳、山东、四川等地对9家公司开展对标调研,编制完成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。创新开展资产配置研究,科学设计各类业务配置结构,有效支撑公司“十四五”规划内容。创新设计“1+2+N”投资运营体系,形成《投资管理体系优化升级方案》,明确各平台功能定位、发展目标、发展路径以及平台间的协同机制,公司投资管理体系显著优化,管控能力持续提升。
2.稳步开展投资工作,建设“基金丛林”。立足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,探索设立地市合作基金,迈出“市场化科创产业发展基金群”建设的关键步伐。
3.全面提升研究能力。推进投资研究能力建设,开展行研报告撰写与评审工作,收集多篇行研报告;梳理并编制安徽十大新兴产业投资导航地图,为项目挖掘提供参考;开展定增投资和退出策略研究,为项目投退决策提供参考。加强培训交流,年内“请进来”外部专家开展行研培训,“走出去”参与券商资本市场论坛。
3.筑牢风险屏障。持续建立健全制度,推动适应新形式管理和转型需要。加快推进审计整改,完成了2020年多项大监督问题销号,积极配合2021年度大监督检查。扎实推动风险资产盘活退出。
4.持续强化财务支撑。连续六年获得AAA主体信用评级。年度融资费用较上年度明显下降。在集团内率先提出构建系统化金融估值模型,成功建立估值体系,有效助力新准则下的科学估值工作。
6.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。重塑公司LOGO、设立吉祥物以及一揽子应用场景,彰显公司新形象、新气象;加强公众号建设运营,优化公众号结构,累计推送各类公众号文章40余篇。
2021年取得的系列成就得益于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,得益于公司党支部和董事会的坚强领导。在面临集团公司投资管理逻辑变化、投资模式转变探索,以及中安资本划转、上海诺铁改革和长信科技控股权延续等多重挑战下,公司全体员工勠力同心、奋勇拼搏,以极高的适应力和不折不挠的精神为铁路基金创造新的里程碑,公司的今天值得每个员工骄傲!
在总结成绩的同时,必须清醒地意识到,公司的投资能力还有待提升,内部管理还存在短板,有三个方面问题值得重点关注:一是投资方面,投资进度不达预期,投资能力、投资效率有待提高,还未形成系统化的项目主动开发模式,2022年我们将会面临更大的投资任务挑战;二是风险控制方面,2022年是风险化解三年行动收官之年,个别风险项目退出困难,投后管理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;三是内部管理方面,仍存在制度建设不够完善,档案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。
二、2022年工作计划和打算
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,习总书记在2021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指出,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,坚持高质量发展。郑栅洁书记在安徽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,稳既要靠存量稳定和优化,也需要增量的当期转化和实现;进既要靠增量的扩张,也需要存量的提升和贡献。铁路基金将在公司党支部和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,集中精力推动投资管理体系优化升级,稳存量、扩增量,抢抓机遇、顺势而为。
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。习总书记考察安徽时指出,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。国家发改委“结对合作帮扶方案”进一步明确要不断缩小长三角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差距,这与我们淮北创投基金等工作的开展高度契合。铁路基金要加强与省内地市平台、龙头公司合作,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做出更大贡献。
抓住十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、激发涌现一大批“专精特新”企业放在重要位置。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,未来五年力争实现4个产业营业收入达到万亿元、10个产业超千亿元,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、人工智能、新材料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智能家电、生命健康、绿色食品、数字创意十大新兴产业,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。要千方百计发挥投资拉动的作用,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项目工作上,把招商范围扩大到国内重点地区、扩大到世界500强,全面打响有效投资攻坚战。铁路基金应发挥更大作用助力安徽产业升级、服务“双招双引”。
抓住资本市场改革机遇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,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。省政府指出,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,直接融资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,2021年末安徽省上市公司达到149家,挂牌北交所的皖企为5家,位居全国第5。我们要充分抓住直接融资市场发展机遇,加强投后赋能管理,加快省内企业上市挂牌进程。
2022年,铁路基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围绕高质量发展总目标,全面推进“1+2+N”投资运营体系建设与市场化科创产业发展基金群设立,围绕十大新兴产业、六大行业赛道开展投资业务,全力实现投资管理体系优化升级。围绕上述目标,公司需抓好以下五个经营方面重点工作:
一是全面打造“1+2+N”投资运营体系。制定“1+2+N”体系建设方案,筹划公司组织架构调整。本部加强职能建设,提升投研能力,加大投资力度,支持中安资本、上海诺铁及长信科技发展。中安资本制定运营管理方案并推进落地,充实人才队伍,初步建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。上海诺铁实施组织重构、业务重组、团队重整和机制重建,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,为省内积极链接长三角优质科创和产业资源。强化赋能长信科技,提升持股比例,嫁接上下游产业链资源,优化业务结构。
二是加大市场化投资力度。为提升盈利的可持续性、满足“1+2+N”投资运营体系建设需要,公司需高效开展投资业务,合理配置业务。
三是全力建设市场化科创产业发展基金群,依托安徽产业发展地图与公司投资平台建设,强化与省内地市平台、龙头企业合作,围绕产业主题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主题构建基金群,推进公司基金丛林建设。
四是强化内控体系建设。全面梳理并修订公司制度,落实新形势下经营管理实际和集团管控要求。强化投后管理,制定投后管理报告模板,规范投后管理制度和流程。推进风险项目化解,全力完成低效和风险资产盘活退出三年计划。开展信息化建设,配合集团公司搭建投资管理系统,实现信息共享。
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,铁路基金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,持续解放思想、深化改革、抢抓机遇,加快打造国内一流专业化国有投资机构,为助力集团公司勇当“三地一区”投资先锋,服务安徽省“双招双引”,打响有效投资攻坚战贡献力量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。
安徽省铁路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
2022年1月13日